Search


每個人都是一隻刺蝟,只有遇到信任的人才會露出自己最柔軟的肚子。只是受到傷害之後,柔軟的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每個人都是一隻刺蝟,只有遇到信任的人才會露出自己最柔軟的肚子。只是受到傷害之後,柔軟的肚子就會藏起來,成為永遠的秘密。

陳家如觀點:《露出柔軟肚子的刺蝟》

#出櫃 #同性戀 #歧視 #瑋瑋 #社會 #鏡週刊 #新公民議會

這樣傷痛的經驗,讓刺蝟們寧可露出社會想要看到的那一面銳利的尖刺,然後把肚子藏的深深的。身為一個兒科醫師,我想這分成兩個層面可以來探討。一是我們如何教導下一代的孩子們,能夠以同理心與最大的善意對待他人,不歧視、也不霸凌,養成一個願意尊重別人的人格;另一是如何教導我們的孩子,成為有自信的人,縱使有些自己不被社會認可,還是勇敢地成為「自己」。

#按讚關注多元觀點

http://newcongress.tw/?p=20052

黃氏兄弟網紅瑋瑋被鏡週刊報導之後被迫出櫃,他與媽媽告解的影片令人看了不禁跟著哭泣。媽媽心疼說不管怎樣,都是我驕傲的兒子。鏡週刊也道歉將報導下架。

許多民眾為什麼能感同身受這樣的歧視壓力?是來自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被社會認可之處。社會眼光給予了許多標準框架,當我們戰戰兢兢、有如刺蝟般武裝自己,當遇到了愛人、朋友、同事,我們好不容易想要真實地吐露實情給熟識的人知道,宛如刺蝟終於願意露出他柔軟的肚腩。然而卻被刺了一刀、流血如注。有些人遭到line的封鎖、有的工作飯碗丟了、有的遭受霸凌。

這樣傷痛的經驗,讓刺蝟們寧可露出社會想要看到的那一面銳利的尖刺,然後把肚子藏的深深的。身為一個兒科醫師,我想這分成兩個層面可以來探討。一是我們如何教導下一代的孩子們,能夠以同理心與最大的善意對待他人,不歧視、也不霸凌,養成一個願意尊重別人的人格;另一是如何教導我們的孩子,成為有自信的人,縱使有些自己不被社會認可,還是勇敢地成為「自己」。

第一個層面,美國兒科醫學會剛好於去年也發表過對於種族主義的歧視,父母如何與孩子討論的建議。首先是確認孩子的感受,他們感覺到什麼?有沒有曾經遭受過歧視或糟糕的對待?或者曾經親眼看到事件發生?接著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與反應,是不是有一些重大的改變呢?變得易怒、害怕還是焦慮?嚴重時,甚至要尋求專業人士像是青少年身心科或小兒科醫師的介入。再來是要聽聽他們的想法,然後分享自己的看法。告訴他們要尊重別人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,設定跟社群與媒體的界線。大人們也要在意自己的情緒,是否也有了憂鬱或其它不好的感受,必要時一樣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。這是一個教導孩子最好的示範與機會,大人們需要先有一個不歧視、正向、對他人沒有偏見的價值觀,我們才可以正確地教會我們的下一代,也成為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

另一個層面,如何教導孩子縱使是少數份子,依然有自信?少數不是錯誤,很多時候,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,只是一道光譜,少數份子顯現了其中一種美麗的色彩。每個人都曾經是一隻小象,被主人用小繩子綁縛在一根木樁上,力量弱小的牠掙脫不了木樁,只好聽從主人的指令。然後,隨著大象的力量越來越強大,牠根本輕輕一動,就可以掙脫這根小小的木樁,牠卻以為像從前一樣掙脫不了,只好乖乖的聽從主人的指示。社會的價值觀、歧視與桎梏,就是那根小木樁。要讓孩子們認知到,其實自己是很強大的,勇敢做少數份子,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次。

作者 / 陳家如

㊣ 要投稿?要授權?這邊請 http://newcongress.tw/?page_id=1970

(姬小編)


Tags:

About author
文章曾被選入翰林國文參考書。 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。 全國巡迴文藝營散文首獎。 縣市級文學獎散文貳獎。 懷恩文學獎。 讀過的學校都拿過全校文學獎散文首獎。 新詩、小說、繪本亦曾獲獎。 曾任《皇冠雜誌》專欄作家。 少時曾就讀七年美術班。 孫禎民文藝比賽西畫組佳作。 大學時曾獲校園形象代言人校外網路票選特別人氣獎。
View all posts